企业等级: | 普通会员 |
经营模式: | 生产加工 |
所在地区: | 山东 潍坊 潍坊市 |
联系卖家: | 张经理 女士 |
手机号码: | 15628758233 |
公司官网: | wfruidesheng_vip.tz1.. |
公司地址: | 山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
掺混肥(BB肥)用氯化钙改良剂——化肥混合造粒用氯化钙
硫酸铵简称硫铵,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铵态氮肥,但是应为其容易结块、肥效不持久,利用率低以及功能单一等缺点,农民单独使用率低。所以肥料厂要将硫酸铵作为原料硫酸铵加工成复混肥后再施用。硫酸铵是一种白色斜方系结晶体,要将其加工成圆形颗粒需要某种特定的介质参与合成才能混合造粒成功,而氯化钙就可以作为硫酸铵的改性处理剂,通过置换、包裹等形式达到要求,其颗粒大小在2mm-4.5mm之间,由于添加了中微量元素氯化钙,氯化钙进入制冷系统,这种混合氮肥的产品性能更加突出,能使作物枝叶繁茂、根系发达、茁壮成长、达到增产。
工艺配方:
硫酸铵85%(粉碎无结块)、二水氯化钙13%(100目左右)、七水硫酸镁1.5%(粉粹无结块)、一水硫酸锌0.5%(粉碎无结块)、水适量。
工艺流程:
首先将硫酸铵与氯化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然后加入硫酸镁及硫酸锌,混合均匀后经粉碎送入造粒系统加水造粒成球。后经烘干冷却过筛至成品。
生产原理:
硫酸铵与氯化钙既是配料量比较大的主要原料,也是整个只做过程中置换反应的主体。其反应式是:(NH4)2SO4+CACL2----2NH4CL+CASO4原料硫酸铵与氯化钙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过程,当氯化钙被反应生成硫酸钙时,利用其粘性,促进与氯化铵的合成。铵离子被钙离子紧紧地包裹封闭,从物理形式上抑制了肥料中氮元素的释放速度。
无水氯化钙含量分析步骤
1.取试样约1.5g(如系无水氯化钙则取试样约1g),准确称重,移入一250ml容量瓶中
2.用100ml水和5ml稀盐酸试液(TS-117)的混合液使之溶解,再用水定容后混合。
3.取此溶液50.0ml放入一适当容器中,加水50ml
4.在搅拌下(用机械搅拌)从一50ml滴定管中加入0.05mol/L的EDTA二钠液约30ml
5.然后加15ml氢氧化NA试液(TS-224)和羟基萘酚蓝指示剂300mg,并继续滴定至产生蓝色为止。
6.每毫升0.05 mol/L的EDTA二钠液相当于CaCl2·2H2O 7.551mg。如系无水氯化钙,则每毫升0.05mol/L的EDTA二钠液相当于CaCl25.550mg
球状氯化钙生产工艺
以氯化钙浓缩液为原料,通过液压、气压联合控制用喷嘴在回转窑内将氯化钙浓缩液雾化,喷向其前方的晶种料帘,氯化钙制冷剂,同时,在抄料板的作用下氯化钙及晶种颗粒在窑内的不同位置形成多层料帘,充分粘附氯化钙浆料并形成流态化使球粒向前滚动。在回转窑导料板和抄料板的作用下,雾化液滴与晶种粘附、滚动逐渐长大,通过高温热空气和晶种球粒迅速接触,使晶种表面的形成无水球状氯化钙,从窑尾出料口排出,氯化钙,再经过滚筒筛分级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的氯化钙颗粒球形度、表面光滑程度和强度均较高。
正确认识含氯化肥
化肥按其所含的营养元素不同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复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等。微量元素(微量养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例如硼、锰、铁、锌、铜、钼等。微量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含量甚微,但是,它们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是的。微量营养元素不像大量营养元素中的氮、磷那样,几乎所有农田都需要施用,只有在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土壤上施用,才能奏效。而且,不同作物对微量营养元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对微量元素肥料的反应也不相同。钙肥主要有硫酸钙、氯化钙、销酸钙,可以作基肥以及叶面喷施用。
氯元素的作用氯元素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其本身并不是有害元素
1、维持细胞渗透压,保持电荷平衡。在干旱条件下,能减少植物丢失水分,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2、参与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氯作为锰的辅助因子参与水的光解反应。
3、调节气孔运动,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氯对气孔的开张相关闭有调节作用。缺氯时,很多作物的气孔就不能自如的开关,而导致水分过多的损失。
4、提高作物体内酶的活性,促进氮的代谢。氯化物能提高利用谷氨酰胺为底物的天冬酰胺合成酶,六水合氯化钙制冷原理,促进天冬酰胺和谷氨酸的合成,这表明氯在氮素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5、抑制病害发生。据报道,目前至少有10种作物的15个品种,其叶部、根部病害可通过增施含氯肥料,使其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6、促进纤维伸长。对于棉花等纤维作物,氯能够促进其纤维的长度和韧度。
正确认识并了解含氯离子化肥的优缺点
氯元素也是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其需求量仅次于硫,而高于其他微量元素。一般植物体内含氯量,0.2-2.0%(干物质),可高达10%。由于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地壳含氯0.05%,降水、灌溉、农家肥、化肥中都含有氯元素。所以作物比较容易获得氯,从而不会表现出缺氯症状。所谓的作物“忌氯”,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作物对氯的“敏感性”不同表现。